您现在的位置是:中部新闻网 > 综合

点赞!厦门市唯一对台服务试点社区获国家级荣誉

中部新闻网2024-12-20 04:48:45【综合】7人已围观

简介社区台胞与居民朋友们亲如一家。台胞参与社区活动,其乐融融。社区开通“台胞绿色通道”,为台胞提供快捷服务。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本组文/图 记者 叶舒扬 通讯员 王漪)前不久,高雄

原标题:点赞!点赞对台厦门市唯一对台服务试点社区获国家级荣誉

点赞!厦门厦门市唯一对台服务试点社区获国家级荣誉

社区台胞与居民朋友们亲如一家。市唯试点社区

点赞!服务厦门市唯一对台服务试点社区获国家级荣誉

台胞参与社区活动,获国其乐融融。家级

点赞!荣誉厦门市唯一对台服务试点社区获国家级荣誉

社区开通“台胞绿色通道”,点赞对台为台胞提供快捷服务。厦门

海峡网讯 (厦门日报 本组文/图 记者 叶舒扬 通讯员 王漪)前不久,市唯试点社区高雄市长韩国瑜率领的服务参访团来到厦门做生意、交朋友,获国在鹭岛掀起一股“韩流”,家级上演了“两岸一家亲”的荣誉生动实践。

一滴水,点赞对台能折射太阳的光辉。在努力打造台胞台企“登陆”第一家园,为台商台胞带来看得见、摸得着实惠的历程中,我市唯一对台服务试点社区——湖里区殿前街道兴隆社区不断涌现新亮点、上演新故事。

这个过程中,兴隆社区立足台商多、台胞多的特点,以促进“两岸一家亲、同胞融合情”的社区治理理念,把公益行动作为同胞融合纽带,用管家式的服务、亲人般的关怀,吸引调动台胞参与社区治理、小区治理,真正让台胞安家厦门、融入厦门、爱上厦门。

日前,国家民政部网站发布《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公布优秀社区工作法遴选结果的通知》,公布了100个优秀社区工作法,湖里区殿前街道兴隆社区的“对台服务工作法”榜上有名。

以“融”为先

打造两岸交流明星阵地

●故事:10岁那年就定居在这里,台胞王乃仙见证了兴隆社区对台工作的不断进步。早几年前,她在社区、小区里以参与生活、兴趣类活动为主,比如手工艺活动、健康知识讲座、互动交流等。这两年,她发现自己更多参与到了小区的治理当中,有了为小区环境改善建言献策的机会,“我们台胞更加有归属感了”。

如今,面对工作中经常接触的台商,王乃仙总是会自豪地向他们介绍兴隆社区的“福利”。“希望他们都能来社区看看,他们一定会爱上这里。”

●亮点:让台胞们快速融入“大家庭”,是兴隆社区所有对台工作的起点和目标,一个服务于台胞、为融合而生的“孵化基地”因此逐渐成型。名为“兴隆之家”的两岸交流议事厅,成了社区居民融合的重要集聚地,大家在此共商社区事务;由台胞与本地居民共同设计的闽台文化交流基地,打造了“唔里悟我”(有你有我)、“暇谧隆屋”(什么都有)等闽南特色文化阵地,定期举办两岸文化沙龙、寻根茶话会读书会等活动。

渐渐地,一位位台胞走出了家门,打开了心扉。以此为契机,兴隆社区努力营造“大家庭”氛围,塑造了“社区是我家,建设靠大家”的精神风貌,培育台胞的“主人翁”意识。与此同时,社区申请台胞融合“以奖代补”专项资金,还发动台胞参与社区公益活动,成立“银发加油站”“店家同盟会”“爱心妈妈手工坊”“人文环境组”等公益“微社团”。种种举措,都让台胞与本地居民的互动变得更融洽。

种种做法让兴隆社区成了两岸合作交流的“明星阵地”。两岸青少年夏令营、两岸书法家书画展、中秋台胞联谊会展等富有闽台特色的文化活动在这里频繁展开,社区工作者还前往台湾取经学习,更和台中市太平区兴隆社区成为海峡两岸姊妹社区,签订社区共建协议。

做“实”工作

台胞积极投身小区治理

●故事:从台北来到厦门的台商李玫琦,在兴隆社区经商、工作已经超过10年。这两年,在她忙碌的生活节奏中,多出一项重要的内容——参与社区“店家同盟会”的活动。这个由社区牵头、商户积极参与的组织,致力于促进商户间的交流。在这里,李玫琦认识了许多新朋友,和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、理念,常常是她一天中“最开心的事”。

“是社区给大家建立了交流的平台,一直都很感谢他们的付出。”最近,她时不时就会去“串门”,跟熟悉的社区工作者们交流体会,“毕竟我们都是‘一家人’。”

●亮点:“店家同盟会”的开展,只不过是兴隆社区加强引导注入活力、拓宽台胞参与平台的一个缩影。通过网络平台征集、上门征集、发放征集表、开展提案大赛、召集民意征集会等多种方式,社区广泛征集台胞意见,激发台胞参与社区、小区治理的热情。他们鼓励台胞参选小区业委会或担任物业顾问,在定期召开的社区、业委会、物业三方联席会中邀请台胞出席,还鼓励台胞加入社区社工服务。于是,社区吉祥物设计征集、共创家园美景、科普文化节、台湾美食节等活动上,都有社区台胞活跃的身影。

台胞志工服务成了兴隆社区的一大特色服务品牌,以台胞妈妈为主体的“马路天使”、以慈济志工为主体的“绿色环保”、以台湾音乐老师为骨干的“文化传播”、以台湾博士医生为骨干的“健康彩虹”等台胞志愿服务小分队相继涌现。通过“专业社工+台胞志工+社区志愿者”相结合的方式优化志愿服务,带动提升了整个社区的志愿服务水平。

台胞的积极融合,为共治共管机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。兴隆社区成立了社区发展理事会,吸纳台胞成为理事,共同协商社区事务,让台胞参与社区事务决策。近几年,社区更是在全省率先聘请台胞熊麒担任主任助理,通过他将台湾社区治理好的理念、好的做法引进来,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台胞为社区、小区发展献策献力。社区还在台胞居住相对集中的楼幢推行小单元台胞自治,成立了“台胞楼幢理事会”。

心灵相“通”

小区秘书贴身服务台胞

●故事:“刚来的时候人生地不熟,是社区的工作人员给了亲人一般的温暖。”两年前,台湾青年设计师沈宗贤听从表哥的建议,从家乡台南来到厦门,定居在兴隆社区。在这里,社区工作者就像“管家”, “申领台胞居住证、创业的政策优惠,都帮我提前想好了喔!”沈宗贤告诉记者,在这里生活,“简直比台南还适应”。

事业渐有起色的沈宗贤,一心想着如何回报社区的关心。机会很快来了——不久前,沈宗贤的设计工作室就主动请缨,参与居住小区垃圾分类“环保屋”的设计、建设,为“新家乡”的小区治理工作添一份力量。“我一定会把这里的好,告诉更多的同学、朋友。”

●亮点:促进居民融合、拓宽参与平台的目的,就在于增强台胞对社区的认同,成为推动小区治理更进一步的催化剂。为此,兴隆社区不断加深服务力度,开辟对台服务直通窗,充分照顾台胞的需求——社区办事服务大厅专设对台服务窗口,为台胞提供医保、办证、出行、子女就学等绿色通道;19名社区联络工作员(小区秘书)与台胞家庭直接对接,将社区服务触角延伸到台胞家门口;向台胞免费开放社区图书馆、健身房等社区公共服务资源,满足台胞多样化、个性化需求……

更精细化的服务走进台胞生活。兴隆社区专门成立以台胞个人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,聘请台胞专业人士担任调解员,还吸纳小区党支部、业委会、老年人协会、物业公司成员加入调解小组协助调解工作。以两岸相融共生为切入点,社区为调解员们开展了社会制度、法律法规、文化理念等方面的专门培训,帮助台胞台属解决矛盾纠纷。而搭乘“台胞点题”“台胞意见箱”、台胞“心愿墙”等载体,社区服务流程实现电子化,真正为台胞解决后顾之忧。

努力终有回报。可以说,兴隆社区扎实开展的“对台服务工作法”,牢牢抓住了台湾年轻人的心,也就牢牢抓住了社区台胞融合的美好未来。

很赞哦!(9564)